《矛盾论》 浅说 上海人放社 ==========第1页========== 《矛盾论》浅说 《〈矛盾论>浅说》编写组 上海人不女版社 ==========第2页========== 人” 《矛盾论》浅说<矛盾论>浅说编写组上海人天大版社出版 (上海绍兴路5号) 安孝专在上海发行所发行上海日历印刷广印刷 开本787×10921/32印张2.75字数55,0001979年4月第1版1978年4月第1次印刷统一书号:3171293定价:0.16元~ ==========第3页========== 好为 版说明 本书由有关单位专业工作者同上海第五钢铁厂、上海钟表元件广等单位的几位工人同志编写而成。 一九七六年二月 ==========第4页========== 目 录 前言 …(1) (一)《矛盾论》从世界观的高度总结了党内两条路线 斗争的经验…(1)(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的强大思想武器……(6)两种宇宙观… …(12) (一)互相对立的两种世界观…(12)(二)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18)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6) (一)矛盾的普遍性 …(26) (二)矛盾的特殊性…(30)(三)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 问题的精髓… …(38) 三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45)(一)主要的矛盾和次要的矛盾…(45)(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55)(三)要注意一·种倾向掩盖着另一种倾向…(62) 四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65) (一)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65)(二)矛盾诸方面的斗争性…(74)(三)矛盾请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78) ==========第5页========== 前 言 毛主席的《矛盾论》发表于一九三七年八月。这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对列宁所提出的辩证法的核心一一对立统一规律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和发挥,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矛盾论》的发表,从理论上武装了全党,为我们党战胜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和“左”右倾机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今天,我们学习《矛盾论》,对于努力掌握唯物辩证法,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自觉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反修防修,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一)《矛盾论》从世界观的高度总结了 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经验 党内两条路线的斗争,是社会上阶级斗争的反映。只要社会上存在着阶级斗争,党内两条路线的斗争也将长期存在。这种斗争不仅表现在政治上和组织上,而且也表现在思想上和理论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我们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表明:一切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如伯恩施坦、考茨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以及陈独秀、王明、刘少奇、林彪之流,他们为了反对和篡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路线,推 1 ==========第6页========== 行反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路线,都把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反动世界观,作为他们的理论依据。因此,要彻底清算机会主义路线,就必须批判他们的反动世界观。 毛主席在领导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伟大革命斗争中,一贯重规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重视从思想上和理论上清算机会主义路线。毛主席指出:“我们的党,我们的队伍,虽然其中的大部分是纯洁的,但是为要领导革命运动更好地发展,更快地完成,就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认真地整顿一番。而为要从组织上整顿,首先需要在思想上整顿,需要展开一个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斗争。”①“共产党人的任务就在于揭露反动派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思想,宣传事物的本来的辩证法,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毛主席的《矛盾论》同《实践论》一样,都是对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理论总结,是从思想上和理论上清算机会主义路线的光辉文献。 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创立以来,党内两条路线的斗争是非常激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内曾相继出现过右倾和“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一九三一年一月,王明在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上篡夺了党中央的领导权。从此,他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推行了一条“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当时的“左”倾机会主义者,在政治上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否认中国革命的不平衡性、曲折性和长期性,鼓吹中间派是“最危险的敌人”,主张整个地反对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在军事上先是推行 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 1967年版,第832页。 本书凡用《矛盾论》的话,以及常见的毛主席语录,均不注明出处。 2 ==========第7页========== 冒险主义,后来又转为搞拚命主义和逃跑主义,在组织上则实行宗派主义,对不同意他们错误路线的人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结果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的挫折。错误路线从反面教育了全党。一九三五年一月,在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主席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改变了过去“左”倾机会主义的领导。但由于当时还处于长征途中,遵义会议只着重解决了最急需解决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还没有来得及从理论上彻底清算“左”右倾机会主义。红军到达陕北以后,毛主席在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著名讲演,从政治上深刻地批判了王明的机会主义路线;一九三六年,毛主席又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系统地批判了王明的机会主义军事路线。在政治上、组织上、军事上清算了王明的机会主义路线之后,为了进 一步揭露和批判“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思想根源,肃清其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反动世界观对全党的影响,并教育全党同志从思想上和理论上分清什么是正确路线,什么是错误路线,把党内两条路线斗争提到理论的高度加以概括和总结,就成了十分迫切的任务。因此,在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时候,毛主席相继发表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从理论上系统地批判了“左”右倾机会主义。 毛主席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重点批判“左”倾机会主义的世界观,同时也批判了右倾机会主义的世界观。毛主席指出,“左”右倾机会主义虽然表现不同,但二者“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①。右倾机会 ①《实践论》,《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27 28页。 3 ==========第8页========== 主义者,他们的思想离开了社会实践,不能随着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他们站在人民群众的对立面,企图把革命历史车轮向后拉,开倒车。而“左”倾机会主义者,他们的思想超过了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他们要把仅为将来有可能实现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 “左”右倾机会主义者,“他们看事物的方法是主观的、片面的和表面的”。他们“不认识事物的互相联系,不认识事物的内部规律”。他们不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出发,而是把自已的主观愿望、想象或空谈当做出发点。特别是王明一类“左”倾机会主义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割裂开来,否认深入事物里面精细地研究矛盾特点的必要,不去研究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各种矛盾,不去具体地分析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和矛盾各方面的特点,不去仔细研究各个对立阶级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根本抛弃了“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他们不懂得应当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只是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种自以为不可改变的公式到处硬套;他们不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看成是革命的指南,而只是看成僵死的教条。总之,他们以主观随意性代替了对客观实际的研究,用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教条主义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党内一部分犯有经验主义错误的同志,曾经做了这条路线的俘虏。因此,毛主席在《矛盾论》中,在重点批判教条主义的同时也批判了经验主义。毛主席谆谆教导全党同志,必须认真研究唯物辩证法,这样,“我们就能够击破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 04 ==========第9页========== 的不利于我们的革命事业的那些教条主义的思想,也能够使有经验的同志们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带上原则性,而避免重复经验主义的错误”。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继承并发展了列宁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第一次明确指出:“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所以又叫做事物的矛盾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真正原因,指明了事物为什么是运动发展的和怎样运动发展的。理解了对立统一规律,就把握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本质。其次,对立统 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基础,理解了对立统一规律,才能懂得诸如量变和质变的互相转化和推陈出新的前进运动的内在原因,才能懂得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主流和支流等范畴所反映的对立面的互相联结和互相转化。因此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规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主席教导我们,如果我们弄清了对立统一规律,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毛主席在《矛盾论》中,对对立统一规律作了完整的、深刻的、系统的论述。首先,毛主席指出:“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这就是说,堆物辩证法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必须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来把握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事物的规律,又是我们科学地认识世界(即分析矛盾)和改造世界(即解决矛盾)的锐利武器,是我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根据。其次,,《矛盾论》深刻而详细地分析了事物发 5 ==========第10页========== 展变化的原因,指出:“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这就是说,事物运动发展的原因,在于其自身的矛盾运动,在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第三,《矛盾论》坚持和发展了矛盾普遍性的原理,指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同时又详尽地论述了矛盾特殊性的多种情况,丰富和发展了列宁关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的光辉思想;还进一步指出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毛主席的光辉著作《矛盾论》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进一步武装了我们的党,帮助全党同志认清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反动实质及其思想根源,划清了无产阶级思想同资产阶级思想、唯物辩证法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正确路线同错误路线的界限,使全党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达到新的团结。这就为我们党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 继续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主席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了事物的矛盾规律,总结了我国无产阶级专政 ·的经验,也研究了国际的主要是苏联的正面的和反面的经验,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对立统一规 6 ==========第11页========== 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杜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 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就不同。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说来,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过渡的,因而是相对的,对立的斗争则是绝对的。”①毛主席又用“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对对立统一规律作了通俗而又科学、精辟而又生动的表述。毛主席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社会主义社会,完整地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奠定了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元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学说的理论基础。建国二十几年来的实践、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实践,证明了毛主席提出的理论、路线和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毛主席指出:“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前跟资本主义差不多。现在还实行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这些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所不同的是所有制变更了。”毛主席的指示,为我们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时期,是生长着的共产主义与衰亡着的资本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换句话说,就是既存在着已经诞生但还处于萌芽状态的共产主义,又存在着已被打败但还未被消灭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就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矛盾和斗争的统一体。这个矛盾和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切阶段,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领域中,都是普遍存 ①《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133页。 7· ==========第12页========== 在的。 毛主席教导我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基本胜利以后,仍然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仍然存在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在我们社会里,不仅被推翻的地主资产阶级人还在,心不死,时刻企图把复辟希望变为复辟行动,而且还存在着产生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土壤,存在着资产阶级法权,存在着产生新资产阶级分子的重要经济基础。所以,即使老一代的地主资产阶级都死光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作为这种斗争在党内的反映,即马克思主义革命路线同修正主义反革命路线的斗争也将长期存在。总之,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矛盾和斗争,不只是存在于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某一个阶段(比如所有制改造以前),而是存在于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一切阶段之中。因此,‘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都必须以阶级斗争为纲,实行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矛盾和斗争,也存在于杜会主义社会的一切领域、一切战线、一切部门之中。社会主义社会“是刚刚从资本主义杜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①。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虽然已经 ①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思格斯选槃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10页。 ·8· ==========第13页========== 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代楷了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劳动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还不稳固,资产阶级法权在所有制方面还没有完全取消,在人们的相互关系方面还严重存在,在分配方面还占统治地位。而且在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公有制中,都还有 一个领导权的问题,就是说,不是名义上、而是实际上归无产阶级还是归资产阶级所有的问题。在上层建筑领域,我们虽然建立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国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但是,在有些方面实际上仍然被资产阶级把持着,资产阶级还占着优势,有些正在改革,改革的成果也并不巩固,旧思想、旧习惯势力还顽固地阻碍着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生长。所以,不论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中,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矛盾和斗争,都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无产阶级必须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必须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基层。由此可见,只有运用对立统 一规律去观察分析社会主义社会,才能自觉地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搞马克思主义,不搞修正主义,才能懂得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资产阶级法权的存在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又必须加以限制,逐步地削弱直到最后消灭产生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土壤和条件,才能真正理解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任务,促进无产阶级专政的巩固,促进社会主义革命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9 ==========第14页========== 毛主席教导我们:“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这个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知道。”毛主席的重要指示,把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根本任务,再一次提到全国人民面前,指出了我们要搞清楚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反修防修、巩圃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修正主义路线是彻头彻尾的反马克思主义的路线。苏修叛徒集团叫嚣对立统一规律“过时了”,苏联国内的矛盾,已经“融合为统一”,刘少奇抛出“合二而一”论,林彪搬出孔丘的“中庸之道”等黑货,尽管花样不同,都是反对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社会主义社会,抹煞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安图取消和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这就告诉我们,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马克思主义路线同修正主义路线在哲学理论上的斗争,也是始终围绕着巩固还是颠覆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而展开的。 毛主席指出:“什么‘三项指示为纲’,安定团结不是不要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毛主席的重要指示,是对党内那个不肯改梅的走资派抛出的“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纲领的深刻批判。“三项指示为纲”,是直接反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是同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直接对抗的,它完全背叛了我们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这个纲领的要害,是复辟资本主义。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告诉我们,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取得伟大胜利的新形势下,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之间的斗争还是存在的,并将长期存在下去。 10¥ ==========第15页========== 因此,“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①。理论上搞不通,实践中就会迷失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不断提高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自觉性,坚定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识别和抵制修正主义路线,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胜利。 ④毛主席:《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一一卷本),人民 .出版社1967年版,第162页。 …11· ==========第16页========== 两种宇宙观 (一)互相对立的两种世界观 在人类认识史中,从来就有形而上 两种世界观 学和辩证法两种互相对立的宇宙观。宇宙观也叫世界规,指的是人们对世界的 根本看法。 所谓形而上学的世界观,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把世界上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互不联系、彼此孤立地存在着的,好象垃圾箱里的许多垃圾一样,只是一些偶然的堆积。这种世界观还把各种不同事物及其特性看成是静止不变的,从它们一开始存在的时候就是如此。如果说后来有变化,那不过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不是性质的改变,不是新生的东西代替腐朽的东西。因此,形而上学世界观,总是反对新生事物,竭力维护旧事物,生怕它死亡。至于事物变更的原因,它又认为不在于事物的内部而在于事物的外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形而上学的这种观点,都是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它不是按照世界发展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世界,而是以片面性、表面性来歪曲客观现实,使主观与客观相分裂。因此,搞形而上学最终必然通向唯心主义。古往今来,形而上学在对抗辩证法的过程中不断 ·12· ==========第17页========== 改换形式,但万变不离其宗,它的本质总是否认矛盾,否认“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历史上一切腐朽没落的剥削阶级,总是想永远保持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的统治地位,他们 十分害怕革命引起的变革,因此总是把世界说成固定不变的,以此来为剥削制度的万古长存制造根据。所以,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很自然地成为一切腐朽没落阶级的世界观,成为他们反对社会前进、坚持复辟倒退的舆论工具。这就是形而上学所以能够在剥削制度下,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主要原因。例如,我国西汉时期的反动儒生董仲舒提出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思想,曾经长期地被后来的封建统治阶级当作奴役人民的思想工具,用来禁锢人们的头脑。在现代,形而上学则成了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了修正主义攻击马克思主义的反动思想武器。 同形面上学的世界观相反,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用联系的、发展的和全面的观点去看世界。客观世界本来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统一体。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所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永远处在变化发展之中。“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革命阶级战胜反动阶级,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新制度战胜旧制度,从整个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是这样。“世界上总是这样以新的代替旧的,总是这样新陈代谢、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的。”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去认识世界,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这个“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 ·13• ==========第18页========== 说”①,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②世界上最愿意改变自已地位的是无产阶级,其次是半无产阶级,因为他们一则全无所有,一则有也不多。在无产阶级看来,剥削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万古长存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切剥削制度总有一天要进历史博物馆的。唯物辩证法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的这种彻底革命精神,正象恩格斯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开始就主要是面向工人阶级的”③,因而它受到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热烈拥护,成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通过三大革命实践,特别是通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锻炼,我们许多同志在改造世界观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是十分可喜的。但是,“世界观的彻底改 ①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二 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2页。 ②《<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 补1972年版,第218页。 ③《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4页。 、14 ==========第19页========== 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①,我们决不能停步不前。在今天,公开申明自己要坚持形而上学世界观的人已经不多了。但是,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却仍然不同程度地在不少同志的头脑中占着一席绝位,在有的地方,形而上学的气味还甚浓。这里除了社会阶级根源外,还有认识上的原因。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复杂的、曲折的过程,始终存在着主观与客观的矛盾。如果把认识直线化,把认识的某一方面加以夸大,或者把认识停留在某一阶段上而不再发展,就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逐步克服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 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 辩证法在斗争 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辩证法是在 中不断发展 同形而上学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辩证法的世界观,“不论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但是古代的辩证法带着自发的朴素的性质”。例如,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他们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顺应社会历史的发展,主张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象商鞅提出过“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政治主张,韩非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政治主张,这里面就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有力地批判了奴隶主贵族复古倒退的形而上学思想。在封建制确立后,地主阶级内部的一些革新派看到社会历史是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因而也反对泥古不变、因循守旧的形而上学思想。唐代的柳宗元就痛斥董仲舒所说的“天不变,道亦不变”,是“其 ①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主府的五篇哲学著 作》,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168页。 ·15* ==========第20页========== 言类淫巫瞽史,诳乱后代”,意思是说,好象巫婆、算命的人的胡言乱语一样,欺骗后人。他认为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有它自身的客观趋势,“非圣人意也”。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广大农民在举行武装起义、反抗地主阶级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的同时,对于维护反动地主阶级利益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也进行了猛烈的扫荡。例如,东汉末年,以张角为首的黄巾起义,公开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战斗口号,要变地主阶级的“天”为农民阶级的“天”。太平天国“扫荡妖氛”,革清王朝的命,提出了建立“新天、新地、新人、新世界”的革命主张。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斗争精神,闪耀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光芒。然而,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地位的限制,推动封建社会前进的广大农民和顺应历史潮流的法家,还不可能有科学的认识和完备的革命理论,因而不能完全解释世界,也不能对形而上学思想作彻底的揭露和批判。 在欧洲哲学史上,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也早就出现了。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提出过“一切皆流,一切皆变”的观点,认为世界是处在不停息的运动过程中。以后,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要求把生产力从封建束缚下獬放出来,他们在政治上反对封建神权的统治。这种政治上的要求反映到哲学思想上就出现了同封建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相对抗的唯物主义。但是由于当时的自然科学刚刚开始,力学起着主导作用,实验和分析是基本的研究方法。这种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独立部分、互不关联的研究的方法,就形成了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这就是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的机械唯物论。这种方法在当时 。16 ==========第21页========== 有一定的进步作用,是使我们“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①。但是,这种方法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人们对整个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缺乏完整的认识。由于形而上学在本质上是唯心的,是同唯物论相对立的,所以,机械唯物论不能把唯物论思想贯彻到底。 生活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期的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把整个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描写为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从而对于辩证法给了很重要的贡献。然而他的辩证法不是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辩证规律,而是论证“绝对精神”的变化。他完全颠倒了现实和思想的关系。因此,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头脚倒立的唯心辩证法。 十九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激烈。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强大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斗争。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亲自参加和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基础上,总结了自然科学新发现的成果,综合了人类认识史的积极成果,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部分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唯物辩证法。雌物辩证法是彻底的唯物论和彻底的辩证法的统一,既克服了机械唯物论的形而上学性,又克服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唯心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把唯物辩证法推广到一切领域,用来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创立了历史唯物论,打破了历史领域内长期以来唯心主义的一统天下,形成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统一而 ①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72 年版,第60页。 ◆17◆ ==========第22页========== 完整的科学世界观。这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空前的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并不是两种世界观斗争的终止,相反,这种斗争随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而是更加深入了。由于唯物辩证法日益深入人心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剥削阶级再象过去那样公开宣扬“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就很难骗人了。于是,在资产阶级那里,除了公开的极端露骨的反动的唯心论之外,还产生了庸俗进化论,对抗唯物辩证法。庸俗进化论把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的理论生搬硬套到人类社会,企图以此代替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资产阶级从这里引出他们的改良主义主张,用这种思想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无产阶级的暴力草命。 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叛徒一一新老修正主义分子,除了用庸俗进化论反对唯物辩证法以外,还往往打着拥护唯物辩证法的旗号来反对、阉割和歪曲唯物辩证法。他们惯用诡辩论和折衷主义来偷换辩证法,用唯心主义来冒充唯物主义。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学说“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①。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同形而上学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反动的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不管他们怎样诬蔑辩证法,但其最终结果都要被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所否定。 (二)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事物因 ①列宁:《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1页。 18 ==========第23页========== 内部矛盾的运动引起发展。同时,事物的发展又不能不受其他事物的影响。换句话说,任何一个事物都不能“离群索居”,必定要和周围别的事物互相发生联系和影响、我们讲的“内因”就是指引起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而“外因”则是指一事物和其周闺别的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事物发 m 的作用是不同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 展的根本原因 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 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所以说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比如,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进了新旧社会的代谢。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是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决定了我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正是这个矛盾决定我国具有向共产主义方向发展的必然性,尽管道路是曲折的,充满了前进与倒退、复辩与反复擗的尖锐斗争,但这个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由此可见,只有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才能理解世界上各种事物在性质上千差万别及其互相转化的根本原因,才能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运动、变化和发展。俗话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因为两者的内因不同,所以结果也不同。目前,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笼罩着世界大部分地区。同资本主义社会的衰败景象相反,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19 ==========第24页========== 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我国财政收支平衡,溉无外债,又无内债,经济始终扎实地蓬勃发展。形成这样鲜明对比的根本原因是两者的社会制度截然不同。经济危机是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国家的不治之症,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的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冲突成为不可避免的了,而且,因为它在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炸毁以前不能使矛盾得到解决,所以它就成为周期性的了。”①这是一条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是否承认事物因内部矛盾而引起发展,是唯物辩证法与形面上学的根本分歧。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否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把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看作是由于外部原因如某种“精神”或上帝的推动,鼓吹外因论或被动论。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它不能正确地解释事物性质的多样性,不能正确地解释一种事物质变为另一种事物的现象,不能正确地解释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原因。这种观点在政治上往往会引出极其反动的结论。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为了掩盖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总是把经济危机说成是同资本主义制度无关的外部因素所造成的。过去他们提出经济危机是由于太阳上出现大量黑斑造成的,胡说什么太阳一·出现黑斑,地球上农业就要减产,随之影响到工业减产,以至造成经济危机。这种荒唐可笑的解释,表明了他们在政治上和理论上的堕落,是地地道道的形而上学外因论。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两个超级大国又大叫大嚷,说这次经济危机是由于阿拉伯国家石油提价造成的。这种解释不过是老调重弹、旧曲翻 ①《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315页。 ·20· ==========第25页========== 新,仍然是形而上学的外因论。事实上,早在石油提价以前,资本主义各国的一些工业部门已经出现了停滞的趋势。可见不管石油是否提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都会按它自己的规律周期性地爆发。两个超级大国如此起劲地鼓吹这种谬论,其罪恶用心是想剥夺阿拉伯国家反对超级大国残酷剥削的正当权利,是想把国内人民对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愤怒转移到阿拉伯国家头上去,为转嫁危机制造舆论。 唯物辩证法强调内因是事物发展的 因是条件, 外因通过内! 根本原因,同时并不排除外因对事物发 而起作用 展的影响。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指出: “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比如,农民每年都要选种,“好种才能出好苗”。“选种”就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的道理。除了选种,农民还要精心育苗,给“好种”创造一个具有阳光、空气、水份和营养物等的良好的发育条件。因为同样的种子,发育条件好,苗儿壮;条件差,苗儿瘦。从“选种”和“育苗”的农业常识中,我们可以看到内因和外因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电炉炼钢中,工人在熔化期用吹氧的办法提高炉温,加速熔化,夺取高产。熔化期是指固体废钢熔化成液体的阶段,这是炼钢过程的最初阶段。当废钢在电流作用下开始熔化,那怕是很少一部分已经熔成液体时,如果及时吹氧就能加速废钢熔化成液,缩短熔化期。炼钢工人都知道,只有在废钢熔化成钢水的时候,吹氧这个“外因”才能发挥威力。如果炉内都是固体废钢,那么吹 ·21 ==========第26页========== 氧是没有作用的,这里面就有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道理。为什么苏联会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蜕变成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呢?这主要是因为苏修叛徒集团在苏联篡夺了党和国家的权力,彻底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推行了一整套反革命修正主义的路线。国际上帝国主义的影响是通过苏修叛徒集团而起作用的。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任何国家的真正的人民革命,如果没有国际革命力量在各种不同方式上的支授,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我们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者,一定要行毛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线,把对外工作做得更好。但是,我们始终认为革命是各国人民自己的事情,主要靠各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各国人民只要能够做到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敢于起来斗争,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就一定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外因是怎样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呢?主要是通过增强某 一事物内部矛盾的一方,去反对另一方,从而影响事物的发展。任何事物与外界的联系都是多方面的,因此外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对一个国家的人民革命来说,有国际革命力量的支持,也有国际帝、修、反的反对和干涉。国际革命力量支持该国人民的一方,增强了革命的力量影帝、修、反维护反动势力,破坏革命的发展。国际国内的阶级斗争总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外因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大小依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在一般情况下,外因只对事物的发展进程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比如,一个同志的进步主要靠他自己的努力,但是领导和群众对他的关心和帮助,就起着促进作用。一个工厂生产任务完成得好,主要靠这个工厂的领导和群众坚决执行党的路线、 ·22· ==========第27页========== 政策,团结一致,共同战斗,但是有关单位的协作、配合和支持,对于这个厂生产任务的完成也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有的情况下,外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一个心脏停止跳动 六十二分钟的病人能够起死回生,在这里,医生的抢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个病人之所以能救活,首先是他的肌体还没有坏死,也就是说在他的身上还存在着生与死的矛盾,这是可能复活的根据。医生正是凭这个根据进行抢救的。其次,是医生用按摩等方法促使病人的心脏机能逐渐恢复,从而推动血液循环的,而不是用医生的手来代替病人心脏跳动。可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内因总是事物发展的第一位的原因,是根据;外因是第二位的原因,是条件。外因不能代替内因也不能脱离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所以,内因和外因具有相对性,不能死板地看待。某个矛盾从一个较小的范围来看是外因,而从一个较大的范围来看则是内因了。比如,在全国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农业,这对某一公社或地区来说是外因,但从我们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则是内因。所以,分析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明确对象,弄清范围,对于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及其相互的关系。 我们知道,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无 坚持辩证法, 所谓宇宙之外的东西。唯物辩证法认为, 反对“外因论” 从整个物质世界来说,其变化发展的原 因完全在于它本身的矛盾,不存在外因的问题。如果妄想为整个物质世界的发展寻找外因,那是荒唐的。唯心论者不知从哪里找了一个上帝来,说是它推动了世界的发展,这纯粹 ·23· ==========第28页========== 是主观主义的臆想和捏造。 我们讲内因和外因是就物质世界中的一个个具体的东西来说的。大如太阳、地球,小如分子、原子,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和人们思想中,每一个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有其内因和外因。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不可以把内因和外因来个“一刀两断”。我们同时又是“重点论”,强调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我们应当首先着重研究内因,研究事物发展的根据;同时也要研究外因,研究事物发展的条件,这样才能全面地了解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形而上学的外因论“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也就是说,它没有从内部的矛盾性去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有人认为,资产阶级生活作风在社会上仍然存在的情况下,自己沾染上是难以避免的。这种讲法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他们强调了外部条件,忽视了内部原因,否认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从而陷入了形而上学外因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长期存在,资产阶级不断地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来腐蚀革命队伍,这是必然的。但是,如果以此作为自己搞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的理由,那就不对了。事实上,许多革命同志在资产阶级生活作风侵袭来的时候,能够做到“糖弹”打不进,“香风”吹不倒,金钱不移革命志,艰苦奋斗不忘本。而那些不能识别、抵制,甚至还去迎合资产阶级歪风邪气的人,总是少数。两种不同的情沉,从根本上来说,那些能够抵制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的同志,他们的世界观改造得比较好,头脑里无产阶级的东西比较多,从而能认识和抵制资产阶级的东西;而那些沾染上资产阶级生活 ·24 ==========第29页========== 作风的人,则由于放松了思想改造,世界观上存在着资产阶级的“王国”,从而容易受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的腐蚀。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只有在同资产阶级斗争中,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才能不断地取得胜利。 掌握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的理论,对于我们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庆工人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当初,苏修叛徒集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企图卡我们的脖子。那时刚上马的大庆油田遇到种种困难,但是大庆工人认真学习《实践论》和《矛盾论》,从毛主席著作中吸取同帝、修、反作斗争的巨大精神力量,他们豪迈地表示:“不靠外国油,不走洋人路,自己动手建油田!”就这样,他们以阶级斗争为纲,依靠自己的力量创业,仅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基本探明了大庆油田的面积和储量,三年就拿下了大庆油田。目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在大闹“能源危机”,而我国的石油工业在短短的二十五年中,却成百倍的增长,从解放前百分之九十的用油依赖进口,到现在石油完全自给,还略有出口,这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伟大胜利。毛主席教导我们:“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一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①毛主席制定的这条路线,生动地体现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我们要认真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伟大方针,满怀信心地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 ①转引自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76年1月13日)。 ·25· ==========第30页==========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事物运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而矛盾又各有其特殊性。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 (一)矛盾的普遍性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的 矛盾无处 不在,矛盾 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 无时不有 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惠物的发 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这两方面的意义清楚地表明,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也就是不断地运动着。“运动本身就是矛盾”①。以简单的机械运动为例,物体在空间移动,在同-时间,这个物体既在某一点上,同时又不在某一点上,这种“在”与“不在”的矛盾,不断地发生和解决,就形成了物体的机械运动。简单的机械位置移动已经包含着矛盾,那末更高级的运动形式就包含着更加复杂的矛盾。生命就是蛋白体不断地吸收养分,排泄废物,自我 ①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2 年版,第160页。 ·26, ==========第31页========== 更新的结果。所以说,蛋白体在每一瞬间既是自己,又是别的什么,这种矛盾一停止,生命也就结束了。同样,如果没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也就不存在社会。在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在思想领域中,如果不是由于客观矛盾的反映而组成了概念的矛盾运动,也就没有思想的发展。由此看来,不论是简单的运动形式,或复杂的运动形式,不论是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不论是客观现象,或思想现象,矛盾是普遍存在着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这正如毛主席所说:“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事物矛盾还贯串于发展过程的始终。旧过程完结,新过程发生,新过程又包含着新的矛盾,开始它自己的矛盾发展史。在任何过程中,决没有不包含矛盾的“真空”时刻。有一种说法,说过程在开始阶段只有差异并无矛盾,只是事物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出现矛盾。这种否认矛盾普遍性的奇谈怪论,是二十年代未苏联的德波林之流提出来的。按照这种见解,似乎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有某个阶段不存在矛盾。而在这个所谓没有矛盾的阶段中,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他们自然无法自圆其说。这样,这伙冒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就显出了形而上学的外因论和机械论的原形。这种荒谬理论,当时代表着苏联富农的利益,它竭力掩盖苏联农村里富农和贫农、中农的阶级矛盾,充当布哈林阶级合作理论的应声虫,起了极其反动的作用。差异、对立、冲突、对抗等同为矛盾存在的形式,它们之间只是矛盾的差别性问题,不是矛盾的有无的问题。《矛盾论》有力地驳斥了只存差异并无矛盾的谬论。毛主席明确地指出:“差异就是矛盾。”毛主席的论 27· ==========第32页========== 述,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这对革命实践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在我国的革命实践中,由于运用这一原理,从阶级关系的差异中,看到矛盾,利用矛盾,加以区别对待,“在这些区别上建立我们的政策”①,使革命不断推向胜利。比如:在民主革命时期,我党从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差异中,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建立了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反对三大敌人的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从各帝国主义的差异中,又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建立了包括英美帝国主义在内的反对德意日法西斯主义的国际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时期,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我党从农村下中农与上中农的差异中,同样加以区别对待,建立了广大的贫下中农队伍,组成了党在农村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强大的依靠力量。 今天,苏修叛徒集团重弹德波林的老调,宜称:“矛盾可以转化为差异,差异可以融洽为统一”。这是代表新资产阶级的利益,是用否定矛盾普遍性的原理来掩盖苏联社会存在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在“全民国家”的烟幕下为实现资本主义全面复辟而制造的反革命舆论。但是,谎言掩盖不了事实。早已破了产的德波林观点,也肯定帮不了他们的忙,面只是更加暴露了他们继承德波林的衣钵,背叛马列主义的丑恶嘴脸。为了追随国际上的修正主义思潮和复辟资本主义的需要,刘少奇之流也竭力否定矛盾的普遍性。他们公开宣扬“阶级斗争熄灭论”,胡说“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在他们把持的领域内,到处散布“合 ①毛主席:《论政策》,《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 第722页。 ·28· ==========第33页========== 二而一”论。例如史学领域中的“让步政策论”,经济学领域里的“综合经济基础论”,文艺领域中的“无冲突论”、“时代精神汇合论”等等谬论,都是“合二而一”论的具体表现。事实表明,否认矛盾,反对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新老修正主义者在理论上的共同特点。 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主席总结了国内外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坚持用一分为 二的观点观察社会主义社会,指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提出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今天,被推翻的地主买办阶级的残余还在,资产阶级还在,大量的小资产阶级和大量未改造好的知识分子都还在,小生产仍然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利和资产阶级,所有这些不是人们都看见了的事实吗!因此,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内,阶级斗争不会完结。 一百年以后,一千年以后,总还是要革命的。毛主席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有力地批判了修正主义否定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矛盾的谬论,同时也澄清了一部分同志思想上的模糊认识。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就是在将来,在阶级消灭、进入共产主义以后,新与旧、正确与错误之间的斗争也永远不会完结。 学习矛盾普遍性的原理,懂得了矛 坚特矛盾普遍 性源理,坚持 盾对于一切事物,在一切时候都是普遍 继续革命 地、绝对地存在的道理,那未,在考察任 何事物的时候,就会比较自觉地从分析矛盾入手,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矛盾的性质和运动。 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始终存在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存在着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 ·29· ==========第34页========== 矛盾。党的基本路线就是以社会主义时期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来的。我们只有掌握一分为二的革命辩证法,才能自觉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理解阶级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一回事,应用这个规律去观察问题处理问题又是一回事。在社会主义革命问题上,有的同志产生“到站下车”思想,.这是缺乏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思想的反映。实际工作中,有的同志在矛盾面前,畏缩不前,顾虑重重,遇到问题绕道走,想回避矛盾,结果反而造成矛盾成堆,处处被动。也有的同志喜欢搞“一言堂”,不愿搞“群言堂”,怕 七嘴八舌。他们不懂得七嘴八舌可以集思广益,多出智慧。不同的意见,通过讨论可以丰富人们的认识,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从而把工作向前推进一步。毛主席指出:“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①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是无法回避的。矛盾是推进事物前进的动力,我们各项工作正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前进。毛主席提倡的“四大”(大鸿、大放、大辩论、大字报),就是要我们勇于正视矛盾,敢于揭露矛盾,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来解决矛盾,以推进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二)矛盾的特殊性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十分详细、深刻地论述了关于矛盾 ①《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人民 出版社1970年版,第116页。 ◆30· ==========第35页========== 特殊性的问题,从理论上批判了教条主义,丰富和发展了列宁关于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的思想。教条主义拒绝对于具体事物做任何艰苦的研究工作,而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看成凭空出现的东西,脱离实际的东西。教条主义者学习理论不是从中学习立场、观点和方法,用以指导革命,解决实际问题,而是把它当作死的教条。这样,他们就完全否认了并且颠倒了人类认识真理一从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正常秩序,完全割裂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革命受到挫折。今天,在批判修正主义过程中,学习毛主席关于矛盾特殊性问题的教导,弄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两种带误思想的根源,进而克服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 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但又是特 矛盾的特殊 性是区分事 殊的、相对的。具体存在着的矛盾都是 物的基础 各有各的特点。俗话说,“荷花出水有高 低,十个指头有长短”,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是千差万别的。比如,自然界的矛盾不同于社会的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不同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就是同一过程的矛盾,也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会显示出种种互相区别的特殊情形。世界上具体存在的每一事物都具有特殊的形态、特殊的本质,这些都是“为它自己的特殊的矛盾所规定”。因此,我们认识事物,除了要注意它和其他事物的共同点外,尤其重要的是要注意它的特殊点,注意它和其他事物的质的区别。这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如我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互相联系的,但又是性质、对象、任务都有本质区别的两个革命阶段。不注意它们的本质区别,就不能认识它们。所以说,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 年31◆ ==========第36页========== 于它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原因,或特殊的根据,也就无从辨别事物,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 矛盾的特殊性问题,应从几种情形 具体地分析 中去分析研究。首先是各种物质运动形 具体的情况 式,都带特殊性,如机械运动、生命运动、 社会运动等等矛盾的特殊性。其次,同一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不同发展过程,也有特殊性,如社会运动形式中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各种社会的矛盾特殊性。再次,同一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方,又是各有其特殊性的,如封建社会中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各自一方的特殊性,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各自一方的特殊性。还有,同一过程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也有特殊性,如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升阶段和垂死阶段各有其特殊性;以及每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各方面,如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垂死阶段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又是各有其不同特性。 毛主席指出:“不论研究何种矛盾的特性—一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方面,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方面,研究所有这些矛盾的特性,都不能带主观随意性,必须对它们实行具体的分析。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 毛主席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历来十分重视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主席就详细地分析了旧中国政治、经济、社会阶级关系等各方面的特点,并 932· ==========第37页========== “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①。例如,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主席指出,在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由于分散的、地方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募绅阶级所支持的各派军阀之间的长期分裂和战争,这便造成了 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千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区域,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根据这种科学的分析,毛主席还痛斥了林彪一类怀疑“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右倾悲观论调。抗日战争初期,毛主席又指出,中日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接着,毛主席剖析了中日双方大小、强弱、进步退步、多助寡助儿个敌我之间矛盾着的基本特点,有力地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正确地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指导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对于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认识社会主义历史时期阶级斗争的特点,有着重大的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除了有共同点之外,还有着各种特殊的情形,不能不加区分地一律看待。在建国初期,一九 五二年,资产阶级反抗社会主义改造,是依仗他们拥有的经济力量,利用行贿、偷税漏税、盗窃国家资财、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等手段,破坏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限制政策,从经济上挖社会主义的墙脚。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奈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810页。 %33· ==========第38页========== 义造基本完成以后,一九五.七年,资产阶级右派则凭借他们在上层建筑领域的某些世袭领地,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反抗无产阶级的领导,企图夺取领导权,破坏社会主义制度。所有这些说明了在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斗争的形式和特点是在变化着的,我们必须进行具体的分析,才能因势利导,不断地取得胜利。 毛主席指出:“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这就是说,在革命工作中,必须学会运用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才能有效地克服和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这样一些极坏的作风。 “所谓主观性,就是不知道客观地看问题,也就是不知道用唯物的观点去看问题。”有主观性的人,根本不去了解客观的具体情况,而是“想当然”地在那里发号施令,把幻想当作现实,以感情代替政策。这种做法犹如“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一样,是做不好什么事情的。拿这种方法指导工作,没有不犯错误的。 “所谓片面性,就是不知道全面地看问题。”例如:在阶级斗争中,只了解无产阶级一方,不了解资产阶级一方。在革命工作中,只了解顺利情形一方,不了解困难情形一方;只了解成绩一方,不了解缺点一方;只了解过去一方,不了解将来一方。在工业生产中,只抓业务,不抓政治思想,只抓产量,不抓质量。在农村入民公社中,只看到农民是集体劳动者的一面,看不到他们仍保留着小生产者的特性的一面。在认识过程中,只重视感性郑识,轻视理性知识,只重视局部的经验,轻视革命理论的重要性;或者只重视理性认识,轻视感性认识,轻视 ·34· ==========第39页========== 興论与实践的结合。一句话,不了解矛盾各方面的特点,这就叫做片面地看问题,或若叫做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体,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片面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特征之一。有片面性的人往往把矛盾的一方当做事物的全体,以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对事物作出错误的判断和估计,不能做好所任的工作。毛主席曾经把片面地看问题,·比做一个虾蟆坐在井里说:“天有一个井大。”这种坐井观天的方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天不止一个井大。毛主席指出:“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是由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看问题要从各方面去看,不能只从单方面看。”①“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②“总之,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着到它的反面。”③ 地主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总是利用形而上学制造反动舆论,反对党的基本路线,反对无产阶级专政。他们或者无中生有,造谣诬蔑,或者抓住一些个别问题的表面现象,任意夸大,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把大好形势说成漆黑一团,把我们的工作说得一无是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社会主义猖狂进攻,彭德怀攻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刘少奇利用国民经济暂时困难进行反攻倒算,林彪恶毒攻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都是用的这种方法。我们队伍中一些犯有片面性毛病的同志,遇到这种思潮时,往往分辨不清,受骗上当,甚至糊里糊涂地 ①《关于重庆谈判》,《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 1055页。 ②《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咯,《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 1967年版,第135页。 ③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182页。 ·35· ==========第40页========== 做了传声筒。这说明立场、观点和方法是紧密相联的。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克服片面性。我们应当记住列宁的话:“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决不会完全地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错误和防止僵化。”① 所谓表面性,就是对矛盾总体的和各方面的特点都不去看,不愿深入实际作详细的调查研究,以了解矛盾的总体和各方面的特殊情形,认识事物的本质,而是走马看花,粗枝大叶地看到一点矛盾的形象,有时甚至是一些假象,就想动手解决矛盾,答复问题,处理工作,领导生产。这样的做法,是解决不了任何矛盾的,也没有不出乱子的。有的同志在工作中,抓不到点子上,为错综复杂的现象所迷惑,或者虽然抓了某项工作,但虎头蛇尾,走走过场,这些毛病同思想方法上的表面性是分不开的。 “片面性、表面性也是主观性,因为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人们不去如实地反映这些情况,而只是片面地或表面地去看它们,不认识事物的互相联系,不认识事物的内部规律,所以这种方法是主观主义的。”一些搞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同志所以犯错误,就是因为他们看事物的方法是主观的、片面的和表面的。我们应当引以为戒。 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为的是客观 不同质的矛 盾,用不同质 地全面地认识矛盾,以便找出恰当的解 的方法解决 决矛盾的方法,达到有效地改造客观世 ① 《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错误》,《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3页。 ·36 ==========第41页========== 界和主观世界的目的。 毛主席指出:“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我们常说的“对症下药”,“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等等,就是指解决矛盾的方法必须与矛盾的特殊本质相适应,要有针对性。比如,社会主义时期,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用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方法解决;小生产的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同社会主义的矛盾,用逐步加强对小生产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解决,资产阶级法权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矛盾,用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对资产阶级法权加以限制的方法解决;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通过艺术和科学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同志之间的矛盾,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解决,等等。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遵守的一个原则。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对于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简单说来,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对于敌我之间的矛盾,只能用无产阶级专政的办法解决。也就是说,对于反动阶级、反动派和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分子,对于卖国贼和反革命分子,坚决给予打击多对于一小撮没有改造好的地主、富农、反动资本家和其他环分子,在一定的时期内,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强迫他们服从人民政府的法律,强迫他们从事劳动。对于人民内部矛盾,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 ·37· ==========第42页========== 决”①,不能由人民中的一部分人去压迫另一部分人。对待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不能用咒骂,不能用拳头,更不能动刀枪。对犯有错误的同志,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而应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和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 毛主席教导我们:“对广大人民群众是保护还是镇压,是共产党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根本区别,是无产阶级专政同资产阶级专政的根本区别。”②我们必须正确地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绝大多数人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一小撮阶级敌人,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更大胜利。 (三)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 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人人人 矛盾的普遍性,又叫矛盾的共性,是 任何矛盾都 是共性个性 无条件地存在的,所以是绝对的。矛盾的 的互相联结 特殊性,又叫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地 暂时地存在的,所以是相对的。 我们已经知道矛盾的普遍性反映了事物的共同本质,构成了事物的互相联系;矛盾的特殊性反映了事物的不同本质,形成了事物的互相区别。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 毛主席指出:“由于特殊的事物是和普遍的事物联结的, ①,《毛主芹的五篇哲学著作》,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126页。 ②转引自1968年6月2日“人民日报。 .386 ==========第43页========== 由于每一个事物内部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即存在于特殊性之中,所以,当着我们研究一定事物的时侯候,就应当去发现这两方面及其互相联结,发现一事物内部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两方面及其互相联结,发现一事物和它以外的许多事物的互相联结。”这就是说,决不能把普遍性和特殊性一刀两断,机械分割,而应该用普遍性和特殊性互相联结的辩证观点,去分析和认识矛盾。比如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广大工农兵,有的做工,有的种田,有的当兵,这些就是工作中的不同个性。但是不论那一种工作,都是革命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这又是工作中的共性。我们从事的每项具体工作都是既包含着分工不同的个性,又包含着革命目标一致的共性。工人同志说得好:“分工虽不同,都是主人翁。”这生动地说明了个性共性互相联结的道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解决,这是普遍的道理,是不能有所例外的。但是各国情况的不同,又决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在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是不会于篇一律的。这些都说明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 在一定的范围和场合中,普遍性和特殊性具有各自的规定性,是不能互相混淆、互相等同的。然而这种规定性也具有相对的性质。“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发展的无限性,所以,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而在另一一定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为特殊性的东西,而在另一一定场合则变为普遍性。”比如,资本主义制度所包含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矛盾,是所有资本主义国家所共有的东西,对于资本主义说来,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但资本主义这种矛盾,只是一般阶级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上 ·39r ==========第44页========== 才产生的,因此,对于一般阶级社会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说来,这是矛盾的特殊性。由于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所以当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矛盾的特殊性解剖出来之后,也就有助于我们对一般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普遍性的更深刻了解。因此,我们应当学会从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互相联结中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 掌握矛盾的共性个 性是认识矛盾和}互相联结的,我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解决矛盾的关键 也就不能离开特殊性去找普遍性或者 只注意特殊性不注意普遍性。 毛主席说:“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说来,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当着人们已经认识了这种共同的本质以后,就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地向着尚未研究过的或者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各种具体的事物进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本质,这样才可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而使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不致变成枯槁的和僵死的东西。这是两个认识的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人类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的,而每一次的循环(只要是严格地按照科学的方法)都可能使人类的认识提高一步,使人类的认识不断地深化。”只要严格地按照这个辩证的认识过程去考察事物,就能够从错综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抓住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全体,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月。 0,40。 ==========第45页========== 在我党历史上,历次路线斗争在真体形式上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在参加前一次路线斗争时不可能预先知道下一次路线斗争的具体形式,因为它不可能先验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但是路线斗争并不是不可知的,各次路线斗争有着共同的本质,它们都是由社会的主要矛盾所规定的。在社会主义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归根到底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全国解放以来,刘少奇、林彪一类修正主义路线的头子,尽管提出了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理论、思潮和口号,打出了不同的旗号,并采取不同形式向党进攻,但其本质都是一样的。他们共同代表了被打倒的地主、资本家的复辟愿望,代表了新产生的资产阶级分子篡权的愿望。他们无一例外地攻击和反对党的基本路线,妄图取消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因此,我们只有认识阶级斗争的共同规律,掌握修正主义的共同本质,同时注意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就能在斗争中不断提高识别能力,及时地识破和反对各种形式的修正主义。经验主义者不懂得研究矛盾特殊性的目的,在于具体认识事物的性质,以及它所体现的矛盾的普遍性,以指导自己的实践。他门满足于零碎的、狭隘的、局部的经验,不重视把经验上升为理论,不认真学习革命理论,总是忙于这种或那种小事,看不到党和国家大事。这样,在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就会迷失方向,摇摆不定,甚至稀里糊涂地去充当修正主义的俘虏。所以在批判修正主义的斗争中,必须认真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同时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坚持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循环往复的认识过程,使我们的认识不断深化。 441 ==========第46页========== 共性个性的辩证关系是认识矛盾的关键,也是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一定的范围中,共性概括了所有事物的共同之处,因而它又是指导我们工作的一般原理。然而,“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①,因此,解决矛盾既要有一般原理作指导,也要有适合具体情况的具体方针和具体办法。毛主席在领导中国革命中,始终依据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互相联结的原理,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作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坚持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同那种以情况特殊和时代不同为借口、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修正主义思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同时又坚持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作僵死的教条和方古不变的公式的教条主义。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毛主席生动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了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农业“八字宪法”概括了农业增产措施中的共同规律,是指导农业增产的普遍原理,我们在从事农业生产中必须认真地贯彻执行,作为夺取稳产高产的基本措施。但是同时又必须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等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制订出具体的措施,做到灵活掌握,合理运用。毛主席号召“工业学大庆”。大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狠抓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用无产阶级政治统帅经济工作,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革命精神,促进生产迅速发展,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这些对办好社会主义企业带有普遍意义, ①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选集》第二卷,入民出成社1972年版, 第713页。 e42 ==========第47页========== 是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工业的必由之路。我们学习大庆,就是要把大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和本单位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订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办成大庆式的社会主义企业。毛主席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进行何项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①这是共性个性辩证原理在工作方法上的生动运用。在其他各项工作中,我们同样需要按照共性个性的辩证关系,把个别和一般结合起来,认真地解剖麻雀,抓好典型,总结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推动面上的工作。革命斗争的实践告诉我们:坚持共性、个性的辩证统一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革命就无往而不胜,把党的方针政策同各地区各部门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工作就一定能搞好。 毛主席在谈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 共性个性的道理,是批判机会 殊性的相互关系时指出:“其共性是矛 主义的有力武器 wwww√ 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串于一切 过程的始终,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否认事物的矛盾就是否认了一切。这是共通的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以它是共性,是绝对性。然而这种共性,即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假如除去一切个性,还有什么共性呢?因为矛盾的各各特殊,所以造成了个性。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地暂时地存在的,所以是相对的。”在特殊性中存在着普遍性,在个性中存在着其性,在相对中 ①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入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82页, 43· ==========第48页========== 存在着绝对,这个道理是我们认识事物矛盾的一把钥匙,也是和一切机会主义思潮的一个根本分歧点。机会主义者的思想方法是主观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对于主观主义和诡辩说来,相对只是相对的,是排斥绝对的。”①他们割裂个性共性,相对绝对的辩证关系,把两者绝对地对立起来,从面歪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使认识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相分离。教条主义者夸大矛盾的普遍性,否定矛盾的特殊性。他们不懂得“普遍性即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的道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当作凭空出现的教条,不考虑客观的实际情况,不分析事物的具体特点,生搬硬套。而修正主义者则竭力夸大矛盾的特殊性,否定矛盾的普遍性,否认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他们借口革命具体形式的多样性,否认 十月革命道路是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由之路;借口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所谓新特点、新形式,否认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否认无产阶级专政。总而言之,一切机会主义者都是割裂事物共性个性的辩证联系的。毛主席指出:“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一切机会主义者都不懂得这一道理,因而必然背离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他们的思想方法是难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我们掌握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掌握唯物辩证法,就能有力地批判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 ①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712页。 ·44· ==========第49页========== 三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矛盾,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事物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发展也是不平衡的。这样,在许多矛盾中,就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矛盾的两个方面,就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别。这两种情形也是属于矛盾特殊性的问题。毛主席在《矛盾论》中专门列了一节,对此作了深刻的论述。 列宁在谈到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时,曾经形象地指出:“你要抓住整条链子,就必须抓住主要环节。”①列宁指出了“主要环节”在“整条链子”中的地位和作用。毛主席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丰富经验,进一步发展了列宁的这一思想,概括地提出了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这一哲学原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一)主要的矛盾和次要的矛盾 关于主要的矛盾,毛主席指出:“任 主要矛盾 规定或影响 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 次要矛盾 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 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主要的矛盾的存在 ④《俄共(布)中央委员会的政治报告,《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649页。 ·45· ==========第50页========== 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各种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例如,在我国从资本主义问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内,在社会阶级关系上存在着许多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的矛盾,无产阶级、其他劳动人民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等。在这许多矛盾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始终是国内的主要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各种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建国以来的历次重大斗争,都是围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一主要矛盾而展开的。一九五二年的“三反”、“五反”运动,一九五六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对农业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九五七年的反右派斗争,一九六三年开始的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等等,所有这些.斗争都集中反映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一斗争反映到党内,就表现为建国以来党内的四次重大路线斗争。斗争的焦点,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还是复辟资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一主要矛盾是如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呢?只要我们回顾一下建国 二十多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进程,就会看得很清楚。由于无产阶级打退了资产阶级一次又一次的猖狂进攻,从而有力地堵塞了农村资本主义道路,加速了农业的社会主义集体化,巩固了工农联盟。由于无产阶级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大大推动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加强了无产阶级在全国人民中的领导地位,增进了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大道上的团结。这一切促进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发展。可见,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一主要矛盾的 ·46· ==========第51页========== 存在和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发展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 历史上农民斗争与儒法斗争的关系问题,也是这样。这也要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主要矛盾的原理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历史的发展,影响着封建社会其他各种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农民革命是推动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农民革命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统治,在客观上为法家路线的推行开辟了道路。封建社会中,法家对儒家的斗争,正是在农民革命推动和影响下进行的。西汉的刘邦在农民起义的基础上,顺应历史潮流,才有法家路线对儒家路线的胜利。东汉的黄巾大起义,在政治、经济、恩想领域内横扫了儒家的反动势力,从而为三国时期法家路线的推行创造了条件。这样,就可清楚地看到:农民革命斗争制约着儒法斗争,影响着儒法斗争,推动着儒法斗争。 在各种具体事物范围内,如炼钢、种田、治病和技术革新,在事物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具体矛盾,其中也必有-一个是主要矛盾,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这就需要我们作具体的分析。 次要矛盾为主要矛盾所规定或影响,处于服从的地位。但是,次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对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也起着促进或牵制的影响。如农业合作化高潮,由于我国广大农民兴高采烈地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的康庄大道,无产阶级占领了广大农村阵地,这就使民族资产阶级孤立起来,逼得他们不得不接受改造,从而推动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促进了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在所有制方面斗争的 ·47· ==========第52页========== 基本胜利。 人A人人MAM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指出,“研究任 抓住主要矛 盾,其余矛盾 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 就迎刃而解 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 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矛盾的错综复杂的联系中,用全力找出主要矛盾,有着重要意义。这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告诉我们的方法。列宁、斯大林研究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总危机以及研究苏联经济的时候,也告诉了我们这种方法。毛主席领导中国革命,在指挥革命战争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同样告诉了我们这个方法。在《矛盾论》中,毛主席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说明了抓主要矛盾的哲学道理,并要求我们“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这是我们在分析和解决复杂过程时所必须遵循的。如果不懂得这种方法,在复杂的事物面前,就会如堕烟海,找不到中心多又象在一团乱麻面前,理不出头绪来。办事情,就会不得要领,忙不到点子上。 事物过程的许多矛盾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矛盾,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是我们能否发现它,捉住它。由于事物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矛盾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呈现出复杂的现象。要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发现和捉住主要矛盾,就得花费一番功夫,不能想当然地瞎说一气,也不是靠坐在房间里冥思苦想能想出来的。而需要我们深入实际,作周密的调查研究才能成功。毛主席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毛主席通过深入的社会调查,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找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而分清了谁 48 ==========第53页========== 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这样,中国革命的道路怎么走,从何着手,才有了方向。毛主席的《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科学地分析了我国社会矛盾的发展,明确地指出:在无产阶级夺取全国政权之后,国内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①。毛主席根据这一主要矛盾,为我党制订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引导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基本胜利。一九六二年,毛主席从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这一主要矛盾出发,更加完整地提出了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毛主席为我党制订的这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明确指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这就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主要危险是修正主义,革命的对象是资产阶级,重点是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只有明确了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才能明确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和前途。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问题,在我们党内是充满了激烈的斗争的,经历了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两种观点的反复较量。当我国在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提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反动谬论。在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他又胡说运动所要解决的是什么“党内外矛盾交叉”、“四清和四不清的矛盾”等等,想以此来掩盖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反对运 ①《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1323页。 ·49· ==========第54页========== 动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叛徒、卖国贼林彪则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所要解决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胡说成是什么“罢官运动”、“批判干部运动”。在党的九大前夕,林彪伙同陈伯达起草了…个文件,认为九大以后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实际上仍旧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修正主义谬论在新形势下的翻版。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基本路线以及其他方针政策的主要依据。修正主义者一个接着一个地跳出来歪曲和否定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其目的就是要转移我们在整个过渡时期的斗争大方向,反对以阶级斗争为纲,反对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反对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也就是反对党的基本路线。我们同刘少奇、林彪一类的斗争,集中到一点,就是坚持还是改变党的基本路线的斗争。所谓“三项指示为纲”,也是否认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是违背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的。可见,对主要矛盾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 找到了主要矛盾,就要紧紧抓住。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来说,抓主要矛盾,就是要抓头等大事,就是要抓纲抓线,抓阶级斗争,抓路线斗争。毛主席指出:“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又说:“路线是个纲”,“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路线斗争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抓路线斗争这个纲,两者实质上是致的。在历史上,秦始皇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决定性的因素是秦始皇有一条进步的法家政治路线;刘邦之所以能够以弱 ·50 ==========第55页========== 胜强,战胜项羽,关键是这个集团的路线正确。历史的经验启示我们,我们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必须紧紧抓住路线问题不放。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分析了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我国的主要矛盾,指出了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方法,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事业的指路明灯。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是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抓住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壁这个大事,抓住了统帅各项工作的纲。 抓住了主要矛盾,其余矛盾就能迎刃而解;抓住了路线这个纲,就能带动各项工作。毛主席说:“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在一切工作中,只要紧紧抓住路线问题,就能“纲举目张”。只有抓好革命,才能搞好生产,搞好各项工作。因此,在抓经济工作的时候,务必十分注意抓紧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发展工业、农业以及科学技术、文教卫生事业,都有一个首先抓大事、抓路线的问题。当然,完成一项工作,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是,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路线。抓住了路线,就抓住了挂帅的东西,决定全局的东西。路线搞对头了,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方向明,决心大,就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多快好省地发展各项事业。广大工农兵群众说得好:“路线对了头,一步一层楼”。这是群众在尝到了抓主要矛盾的甜头以后的切身体会,也是对抓住主要矛盾就会带来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景象的生动写照。大工农兵群众在斗争中学哲学用哲学,各条战线上都涌现了千千万万抓住主要矛盾,做好工作的生动事例。牵牛要牵牛鼻子,办事要 ·51· ==========第56页========== 抓关键,不要抓了芝麻丢了西瓜,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等等,都是群众对抓主要矛盾生动形象的比喻。 主要矛盾往往要通过一连串的环节来解决,一般说来,中心工作是在一定时期内为解决主要矛盾所必须完成的主要任务。一切矛盾要服从主要矛盾,一切工作要服从中心工作。毛主席说:“在任何一个地区内,不能同时有许多中心工作,在 一定时间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辅以别的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①抓主要矛盾,在领导方法上,要善于抓住中心工作。当然,在抓紧中心工作的词时,还要“辅以别的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既要保证重点,又要照顾一般。要学会“弹钢琴”,十个指头都要动作,但又要有主有次,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荷花虽好,也要绿叶相扶。不然,那就是“单打一”。丢掉了一般,也就无所谓重点;放弃了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也就无所谓中心工作。我们要正确理解和处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抓住主要矛盾,其余矛盾就迎刃而解,但并不是自然而解。抓住了主要矛盾,这只是为次要矛盾的顺利解决开辟了道路,但解决次要矛盾也是要花力气的,也是有一个过程的,需要在抓住主要矛盾的同时,统筹兼顾。次要矛盾解决得好,会反过来促进和推动主要矛盾的进一步解决。 喔 一般说来,主要矛盾的解决,要经 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显示出矛盾 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矛盾 运动的阶段性 本身的发展变化也往往要经历不同的 发展阶段。毛主席在《矛盾论》中讲到这个问题时指出:“事物 ①《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7 年版,第856页。 ·52· ==========第57页========== 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及为此根本矛盾所规定的过程的本质,非到过程完结之日,是不会消灭的;但是事物发展的长过程中的各个发展的阶段,情形又往往互相区别。这是因为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的性质和过程的本质虽然没有变化,但是根本矛盾在长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采取了逐渐激化的形式。并且,被根本矛盾所规定或影响的许多大小矛盾中,有些是激化了,有些是暂时地或局部地解决了,或者缓和了,又有些是发生了,因此,过程就显出阶段性来。”这里所说的根本矛盾同主要矛盾是一个意思。注意考察主要矛盾及其所规定和影响的大小矛盾的发展变化,就可以区分矛盾运动的不同阶段。然后,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内,是贯串始终的,但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九五六年以前,突出地表现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丽规定了当时主要是解决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在上层建筑领域内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又特别突出起来,因而进行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也就突出起来。在这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一主要矛盾的性质并没有变化,但是出现了有些矛盾激化了(例如政治思想战线上的阶级斗争),有些矛盾部分地解决了(例如对资本主义所有制改造的基本完成,农业合作化的实现),等等特殊的情况。我们党正是十分注意这些特殊的情沉,注意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阶段性,从而正确地处理了这些矛盾。即使同样是政治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不 ·53 ==========第58页========== 同的阶段又会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又要采取不同的形式来解决。如-一九五七年,资产阶级利用党内整风,向党进攻,我们当时就用开展反对资产阶级右派的方法来解决。一九六六年开始,则用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方法来解决无产阶级司令部同资产阶级司令部斗争的问题。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的激烈斗争,摧毁了刘少奇和林彪两个资产阶级司令部,进一步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但是旧矛盾解决了,新矛盾又会产生,并把矛盾运动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我们要根据新阶段的特点,继续采取相应的方法解决主要矛盾。我们要在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团结一致,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反修防修,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的。阶级斗争,高一阵,低阵;生产,有劳有逸;打仗,有攻有防;歌声,有强有弱。任何否认发展的曲折性,否认波浪式前进,都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显示的阶段性,是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客槐依据。毛主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理论,并在领导我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把我国革命从一个阶段推进到另一个阶段,不断地引向胜利。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者,在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就要不停顿地转入社会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后,则把相当长的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看作是一个不间断的发展过程,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要在上层建筑领域实行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要 、54% ==========第59页========== 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对资产阶级法权加以限制,逐步造成资产阶级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产生的条件。我们又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发展阶段论者,认为整个的革命事业是要通过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完成来实现的。在革命发展的不同阶段,要依据主要矛盾的发展所显示阶段性的不同特点,制定党的具体方针和政策,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该阶段的具体矛盾。认真研究矛盾运动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别和联系,如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之间、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之间、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才能在革命发展的不同阶段做到自党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并预见矛盾运动的新发展,做好各种准备,适时地转入革命的新阶段,从而自觉地搞好革命工作。 主要矛盾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我们的思想也要有相适应的变化,做到主观和客观的一致,使行动适应客观的发展,做好革命工作。当矛盾运动已经把客观事物推向前进,进入了 一个新阶段,而我们的思想却仍旧停留在旧阶段,不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不根据新的斗争特点,固步自封,照搬老一套,就会犯保守主义、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同样,不根据当前现实状祝面超越阶段的做法,也是错误的。这些也都是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 (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人人人人A人人A 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主要 矛盾的主要 方面规定 矛盾和次要矛盾。面在各种矛盾之中,又 事物的性质 存在着矛盾的两个方面,其矛盾着的两 ·55· ==========第60页========== 个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故可区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毛主席指出,“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因此,我们只有分析和认识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是否能把握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关系到我们在革命斗争进程中能否从全局从本质上认清革命形势的大问题。革命形势在发展过程中现象纷繁,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次要方面,需要了解全局并加以分析和区别,才能作出科学的判断。分析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和发展趋势,是判断形势的最根本的依据。观察社会主义革命形势,就得以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作依据,看这斗争中的主要方面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路线不断地战胜修正主义路线,无产阶级力量在发展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在不断削弱,这就说明社会在发展,形势是大好的。我国通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摧毁了刘少奇、林彪两个资产阶级司令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势越来越好。人民群众充分发动起来了,他们在阶级斗争中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了觉悟,增强了识别修正主义并与其斗争的能力,出现了许多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保证了我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是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我们说,在正确路线指引下,革命形势是大好的,成绩是主要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大好形势不等于没有问题,不能说我们的工作似乎一切都好。我们工作 ·56· ==========第61页========== 中还存在一些缺点错误,尽管是次要的方面,也是不能忽视的,需要及时加以解决,才能进一步发展大好形势。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我们就能分清主流和支流,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做到正确地分析形势,恰当地估价工作。否则,为次要的局部的东西所迷惑,为枝枝节节的东西所遮挡,就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看不到革命形势的大好春光,听不到革命战斗的胜利凯歌。 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原理,可以加深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更自觉地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做好工作。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纲只能有一个,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因此,在一切工作中,政治是统帅,是灵魂。然而,在各个领域内的具体安排中,如工业生产中对钢、煤、机器制造等的具体安排,也应有重点,要以钢为纲,带动其他;在整个农业生产的安排上,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医疗卫生,要把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并且要贯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基本建设要保证重点工程,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军事作战方针上要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就是舞台艺术,作诗写文章,也要有重点。 是否把矛盾的双方区分为主要的和 折衷主义抹煞 次要的,是区别唯物辩证法与折衷主义 矛盾的主次 的界限。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 一分为二的,我们认识事物就要坚持两点论。如果不看矛盾的两方面,而只看一面,就是形而上学的片面性。但是,矛盾的两方面决不是各占一半,平起平坐的,而是有主次之分。政洽占主导地位,政治统帅业务,就是政治挂帅,是正确的;把业 ·57· ==========第62页========== 务放在第一位,就是“业务挂帅”,那是错误的。主要矛盾规定或影响其余的矛盾,矛盾的主要六面规定事物的性质,因此,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是要把握重点论的。这样,就和折衷主义划清了界限。用二元论冒充马克思主义的两点论,把矛盾双方平列起来,是折衷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折衷主义冒充辩证法,貌似全面,似乎既看到这-一方面,又看到那一方面。但它抹煞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区别,把矛盾的双方一律看待,等同起来,加以混淆。这样,就掩盖了事物真相,模糊了事物的本质,分不清是非。 用折衷主义冒充辩证法是一切新老机会主义惯用的手法。折衷主义是最容易欺骗群众的,它使人感到一种似是而非的满足,以便暗中贩运修正主义货色。俄国机会主义头子布哈林说什么从经济上看问题和从政治上看问题有同等价值,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又是这个,又是那个’,‘一方面,另一方面’一这就是布哈林在理论上的立场。这就是折衷主义。”①刘少奇、林彪-一类鼓吹的“政治重要,经济也重要”,“政治与业务轮流突出”的谬论,就是否认政治统帅,把政治与经济、政治与业务等等平列起来的折衷主义,林彪宣扬的“英雄和奴隶共同创造历史”的反动谬论,也是玩弄折衷主义貌似全面公允的手法,把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混合起来,以此模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发展的本质,达到混淆是非,推销他们天才史观黑货的目的。 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提出“三项指示为纲”,大谈 ①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错误,《列宁选集第四 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9页。 ,58· ==========第63页========== 三项指示“是一个整体,不能丢掉任何一句”,似乎很全面,其实是在玩弄折衷主义。把安定团结和发展国民经济这些属于“目”的东西,摆进“纲”里,就是搞纲目平列,是为了以目乱纲,以目代纲,混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抹煞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这一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人A人A人A人A人人A 矛盾的两方面,不仅是不平衡的,而 矛盾的主要方 面和次要方面 且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 的相互转化 以互相转化。随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 要方面的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会起着变化。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都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但是,由于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同,社会的性质也就不同。当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社会的性质就是资本主义的;当无产阶级成了统治阶级,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社会的性质就是社会主义的。当着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进行十月革命,取得了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成了国家的主人的时候,旧的沙俄帝国就变成新生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而当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叛徒集团篡夺了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权,实行资本主义复辟,资产阶级重新占了统治地位的时候,社会主义的苏联就变成了社会帝国主义的苏联。 机械论者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固定化,认为有些矛盾的地位并不互相转化。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闻的矛盾,一般说来,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但这种地位并不是凝固不变的。如果认为前者永远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永远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它们的地位不能互相转化、就陷入了机械论。在《矛盾论》中, +59 ==========第64页========== 毛主席批判了这种机械唯物论的观点,指出:“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论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之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当着如同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的时候,革命理论的创立和提倡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唯物辩证法,承认一切都在发展,一切又都在-·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我们承认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决定精神,但是同时又必须承认精神、社会意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这不是违反唯物论,正是避免了机械唯物论,坚持了辩证唯物论。”我们说,路线决定一切,正是在承认物质决定精神的基础上,又充分肯定精神、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当着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上层建筑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就提到首要的地位,因此必须十分注意抓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社会主义革命。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时,要注意解决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在生产关系中,又要注意人们的相互关系和分配形式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影响。毛主席指出:“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这个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知道。”毛主席这一重要指示告诉我们,在取得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伟大胜利的今天,在社会主义革命日益深入的今天,搞清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问题,对于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实践,进行反修防修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批判机械唯物论的观点,更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 ·60· ==========第65页========== 》大A人人大A人A大吹A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相互 新陈代谢 是永远不可 转化,旧事物转化为新事物,这就是新陈 抵抗的规律 代谢的过程。毛主席在《矛盾论》中说: “新陈代谢是宇由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新旧两个方面的斗争,当旧的一方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而新的一方处于矛盾的次要方面的时候,事物的性质保持不变。然而,经历一系列新和旧的反复斗争,新的方面不断发展,由小变大,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旧的方面则由大变小,变成逐步归于灭亡的东西。旧事物的必然衰亡,新事物的必然成长壮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新旧双方斗争的结果,事物由量变到质变,旧事物也就转化为新事物。这种情形,也表现为对新事物的肯定,对旧事物的否定。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相互转化,新陈代谢永无止境地进行,事物也就体现为不断的量变质变、肯定否定。从这里可以看出,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归根结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这一宇宙根本规律所决定的。 新陈代谢这一普遍发展规律表明,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新生事物是代表事物中上升的、发展的力量,它虽然在开始的时候往往是微弱的,不完善的,但最终必将战胜旧的并取得支配地位。我们对待新生事物应该抱着积极支持、热情爱护的态度。在这方面,革命导师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尽管巴黎公社失败了,但马克思仍然高度评价巴黎公社创立的原则,热情地歌颂了巴黎公社的伟大功绩。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中热情地支持和高度评价了“共产主义是期六义务劳动”这一新生事物,认为一九一九年五月十日莫斯科一喀山铁路工人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一次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 ●61◆ ==========第66页========== “是使世界各国人民摆脱资本桎梏和战争的社会主义新社会的一个细胞”,“是共产主义的实际开端”①毛主席充分肯定了三户贫农走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的积极性,指出:“其实,这 三户贫农所表示的方向,就是全国五亿农民的方向。一切个体经营的农民,终归是要走这三户贫农所坚决地选择了的道路的。”②毛主席抓住这一新生事物,为全国五亿农民指出了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金光大道。经历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祖国各地新生事物大批涌现,如各族人民广泛持久地学习马列和毛主席的著作,老、中、青三结合,文艺革命,教育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五·七”干校,赤脚医生,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等等。它们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途,我们应该大力扶植和支持,促使其茁壮发展。“讥笑新事物的幼芽嫩弱,抱着知识分子的轻浮的怀疑态度等等,一一这一切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反对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手段,是保护资本主义而反对社会主义。”®我们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批判和克服各种对待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错误态度,克服那种抓住支流末节、不看本质,抓住个别不完善地方、不看发展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 (三)要注意一种倾向掩盖着另一种倾向 在注意到一种主要倾向的时候,也要注意可能掩盖着的 ①《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16页。 ②《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人民出版社1965 年版,第301页。 ③列宁:《伟大的创举,《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 14一15页。 ·62 ==========第67页========== 另一种倾向。这是毛主席的一贯教导,是毛主席对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生动的运用和发展,是从我国革命实践中科学地总结出来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它深刻地揭示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是指导我们全面地认识矛盾、正确地处理矛盾的思想武器。 客观事物中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存在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它们是彼此对立的,在一定条件下又是互相转化的。要注意一种倾向掩盖着另一种倾向,正是对立统一规律上述原理在认识规律上的反映。根据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要求我们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次要方面。“不能忽略非本质方面和非主流方面的问题,必须逐一地将它们解决。”①这就是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这样做就能够全面地认识矛盾和正确地处理矛盾。如果当我们在注意和解决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时候,却忽视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另一种倾向就被掩盖着。这样,认识就走向绝对化,变成主观片面的。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形成一种错误倾向。例如,“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这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在社会主义阶段,实行这一分配原则是必要的。但是,应当看到就“按劳分配”来说,资产阶级法权仍然是占着统治地位,并没有消除不平等。这是应当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加以限制的。如果因为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时期还要发挥它的历史作用,却看不到需要对它加以限制的方面,把按劳分配凝固化,甚至扩大这方面的资产阶级法权,那就会犯极大的備误。按照两 ① 毛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07页。 :63· ==========第68页========== 点论观点,就是目前既要承认它,运用它,但又要限制它,积概创造条件向按需分配的目标努力。 毛主席教导我门要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就是要我们坚持两点论,不要一点论。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防止思想上的片面性,防止认识上的绝对化。 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在我党的历史上,是有过很多经验教训的。反对陈独秀的“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右倾机会主义,掩盖着王明的“一切斗争,否认联合”的“左”倾机会主义。纠正王明的“左”倾,掩盖着王明的右倾。毛主席关于要注意一种倾向掩盖着另一种倾向的教导,使我们可以科学地预见到可能出现的偏向,从而及早预防,及早解决。当我们反右时就要注意防“左”,反“左”时就要注意防右。在群众运动中,当群众尚未发动的时候,尤其要防止右倾,当群众已经充分发动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防止“左”倾,在整个过程中,都要既反对右倾又要同时反对“左”倾。在大好形势下,要谦虚谨慎,不要忘乎所以,被胜利冲昏头脑;工作有了成绩,要看到问题和缺点,防止骄傲自满;遇到困难和曲折,要看到光明前途,不要丧失胜利信心;同困难作半争时,要从坏处着想,向好处努力。我们做一切革命工作,都要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努力做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毛主席说:“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我们要认真学习,好好领会 ·64· ==========第69页========== 四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 和斗争性 在懂得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之后,我们必须进而研究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列宁曾作过比较原则的论述,毛主席在《矛盾论》中发挥了列宁的思想,进一步揭示了矛盾双方这一本质联系。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于理解和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 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呢?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指出:“同 一性、统一性、一致性、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赖(或依存)、互相联结或互相合作,这些不同的名词都是一个意思,说的是如下两种情形: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些就是所谓同一性。”研究矛盾的同一性,就是研究对立的矛盾双方怎样能够是同一的,它们又是在怎样的条件之下互相转化,成为同一的。 前面我们曾经谈到,自然界、社会和 矛盾双方互为多 人们的思维都包含着矛盾,在单纯的过 存在的条件 YYYYYYWYYwYv( 程中只有一对矛盾,在复杂的过程中则 ◆65· ==========第70页========== 有一对以上的矛盾,各对矛盾之间,又互相成为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组成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和人们的思想,并准动它们发生运动。一切过程中矛盾着的各方面,本来是互相排斥、互相斗争、互相对立的,似乎是不同一的,怎样又说是同一的呢?原来矛盾着的各方面,不能孤立地存在,而是互为存在的前提。正如《矛盾论》中所指出:“假如没有和它作对的矛盾的一方,它自已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例如没有生,也就无所谓死;没有死,也就无所谓生。没有热,无所谓冷,没有冷,也就无所谓热。没有顺利,无所谓因难;没有困难,也无所谓顺利。在人民内部,不仅要发扬民主,而且还要有集中。没有泛的民主,就没有高度的集中;没有集中,就不可能正确发扬民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着农业和工业、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等矛盾,但是它们之间又是互相依存的。以工业和农业来说,工业没有农业为它提供粮食、原料、市场和资金就不能发展;农业没有工业为它提供技术装备和化学肥料、农药等,也不能发展。毛主席分析了这些对立统一的关系,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以及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士法生产和洋法生产同时并举等一系列“两条腿走路”的政策,从而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加速推进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再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如果只有变异的一面,没有遗传的一面,那么下一代的生物和上 一代的生物就会完全不同,稻子不成其为稻子,猪不成其为猪了。遗传可以使不断变革中的生物,在一定时期内采取一定的形态,相对稳定起来。所以稻子改良后的新品种还是稻子,猪改良后的新品种还是猪。但是.如果只有遗传的一面,没有 ·66 ==========第71页========== 变异的一面,那么,就没有改进、发展,就永远停滞起来了。因此,世界上任何矛盾的双方,都是一面互相对立,一面又互相联结、互相贯通、互相渗透、互相依赖。这种性质,就叫做同一性。列宁所谓辩证法研究对立怎样能够是同-一的,就是说的这种情形。这是同一性的第一种意义。 然而,是不是任何不同的东西之间都有互相依存的同一性呢?不是的。战争与和平有相互依存的同一性,战争与石头之间就没有这种同一性。这就是说,互相依存必须有一定的条件,“无此一定条件,就不能成为矛盾,不能共居”。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互相依存,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条件下,共处于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统一体中。资产阶级独占了生产资料,剥削无产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发财致富。资产阶级离开了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就一天也活不成。在此同时,无产阶级由于丧失了生产资料,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资本家雇佣。因此说,没有资产阶级,就没有无产阶级;没有无产阶级,也就没有资产阶级。这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说的。 上面的许多例子说明:“这些都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矛盾着的侧面,它们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我们不应当片面地强调某一个侧面而否定另一个侧面。”①如果片面地强调某一个侧面而否定另一个侧面,把片面当成全体,那就是片面地看问题,就是形而上学地看问题。片面地看问题,必然把本来是生动的有机联结着的矛盾方面,一个个地孤立起来。这样,就不可能正确认识事物,正确认识事物内部的规律性。当然,矛盾着的不同侧面,并不是半斤八两、彼此相等的。前面已经谈 ①毛主席:s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 作》,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125页。 t67· ==========第72页========== 过,矛盾双方,其中必有一方是主要的,起主导的作用,另一方则处于次要的和从属的地位。但是,不管怎样,它们总是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联结着。这个原理告诉我们,正确的政策和工作方法,来源于对矛盾各方的联结关系的正确认识和处理。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指出:“事情不 矛盾双方在 一定条件下 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就完了,更重要的, 互相转化 还在于矛盾着的事物的互相转化。这就 是说,事物内部矛盾着的两方面;因为一定的条件而各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了去,向着它的对立方面所处的地位转化了去。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第二种意义。” 任何矛盾着的事物能够互相转化,是因为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联结,有着一条由此达彼的桥梁,也就是说具有同一性。如果没有一定条件下的联结,便不能转化。地球上的生物是从非生物转化来的,而生物也要转化为非生物。生命与非生命之间,存在着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联结。在工业生产技术上,土设备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洋”设备。在实际生活中,不是有许多土法上马的机器经过不断改进达到或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吗?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诸如此类,哲学上就叫做互相转化。 在阶级社会里,阶级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也是互相转化的。历史上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它们取得统治权力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它们是生气勃勃的,是革命者,是先进者,是真老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由于它们的对 ·68y ==========第73页========== 立面,奴隶阶级、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逐步壮大,阶级之间的斗争日益激化,它们就逐步向反面转化,化为反动派,化为纸老虎,最终必将被人民所推翻。再以战争与和平为例,它们也是可以转化的。任何战争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今天帝国主义还存在,战争的社会根源就存在,就有发生战争的危险,和平就可能转化为战争。战争打起来了,战争的双方经过斗争,一方压倒另一方,战争又转化为和平。如上所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转化,首先是双方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原来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转化为次要方面,次要方面转化为主要方面,这样,事物的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其次是双方内容特点的转化,转化前具有某种性质,转化后失去了原有性质,或者转化前没有某种性质,转化后具有了这种性质。 为什么说对立面的互相转化是同一性更为重要的方面呢?因为没有转化就没有事物的发展,就没有事物的新陈代谢。虽然在发展过程中,转化有两种相反的方向:一种是前进的运动,表现为新东西的产生和旧东西的死亡,表现为新陈代谢;另一种是暂时的倒退,是指新的东西转化为主要方面之后,又被旧的方面成胜了,如资本主义在苏联的复擗。但是,不管新旧事物之间的斗争如何复杂和曲折,而总的发展趋势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所以,同一性的两种情况中,“更重要的,还在于矛盾着的事物的互相转化”。 矛盾双方怎样才能互相转化呢?毛主席教导我们:“矛盾着的对立的双方互相斗争的结果,无不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在这里,条件是重要的。没有一定的条件,斗争着的双方 ·69• ==========第74页========== 都不会转化。”①这就是说,即使在事物当中包含着转化的可能性,但是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得具备一定的条件。人民的革命所以能战胜反动阶级的统治,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人民的革命是正义的,它得到广人人民群众的拥护。但是,革命的力量在其开始的一段时期内,是弱小的,要转弱为强,取得革命的胜利,在这里,正确的路线和方针就是决定性的条件。中国人民用革命的人民战争的方法,战胜蒋介石匪帮发动的反革命战争,是由于我们遵循毛主席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在战略上藐视敌人,“以一当十”,在战术上重视敌人,“以 十当一”,以多胜少,每战集中优势兵力,力求全歼敌人,把敌人一口一口地吃掉,集小胜为大胜,最后,在全局上改变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取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工作上的失败转化为胜利,坏事转化为好事,条件是依靠群众,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正错误,再进行斗争。先进的单位,如果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尾巴翘到天上,就会由先进转化为落后,反之,如果它能继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胜利声中找差距,不断革命,戒骄戒躁,就会取得更大的胜利。 上面所说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的同一性,所指的矛盾乃是现实的矛盾,具体的矛盾,而矛盾的互相转化也是现实的、具体的,而不是神话故事中的那种变化,譬如《西游记》中所说的孙悟空七十二变等等矛盾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主观幻想的变化,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研究矛盾的同一性,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必须科学地反映现实变化的同一性,否则,就要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①《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人民 出版社1970年板,第183觉。 。70· ==========第75页========== 、 抹煞转化的条件性,是新老修正主义愤用的一种诡辩手法。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必须经过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达到。可是新老修正主义分子都无例外地否认这些条件,他们叫嚣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可以“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现代修正主义者还叫嚣,任何一个小小的“局部战争”都会引起世界大战。这种耸人听闻的言论使我们想起列宁在批判俄国孟什维克关于战争转化的谬论时所说的话:“任何的转化都是可能的,甚至傻瓜也可能转变为聪明人,但是这种转化很少成为现实。所以,我不能仅仅根据一种转变的‘可能性’就认为这样的傻瓜不再是傻瓜了。”①这就是说,没有一定的条件,可能性不会转化为现实。不谈条件,抹煞条件,空谈转化,证明现代修正主义和孟什维克是一丘之貉。实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人民反帝、反殖的武装斗争从来没有间断过,现代修正主义者的这种叫嚣,不过是反对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革命斗争,为帝国主义效劳罢了。这些诡辩同马克思主义的关于转化的辩证法,毫无共同之点。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我们同诡辩论作斗争时,所使用的手段不是根本否认任何转化的可能性,而是对某一事物及其环境和发展进行具体的分析。”② 人人人A人A人A人八人 毛主席教导我们:“共产党人的任务 积极创造 条件,促进 就在于揭露反动派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思 事物转化 Vvvvw√f 想,宣传事物的本来的辩证法,促成事物 ①《给恩·德·基克纳径》,列宁全集>第三十五卷,入民出版社1959年 版,第231页。 ②《论尤尼鸟斯的小册子》,《列宁远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 80页。 。71· ==========第76页========== 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我们懂得了对立面的转化无不需要一定条件的道理,才能更加自觉地在客观情况许可的范围内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事物向有利于革命方面转化。关于条件,我们必须全面地、发展地来看。既要看到不利条件,又要看到有利条件,更要看到条件是可变的、发展的。大庆工人说得好:“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总之,要一分为 二地看问题,才能积极创造条件,做好革命的转化工作。 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是一种思想枷锁。套上这种枷锁的人,他们不懂得事物转化的道理。用这种世界观看待事物,就会“身在其中不识宝”。比如在农业生产上,有的地方“田多劳力少”,那些抱有形而上学世界观的同志往往会把“田多”当成包袱,看不到“田多”是增产的有利条件。有的地方“田少劳力多”,他们又会把“劳力多”当成“负担”,看不到人是最宝贵的因素。有的地方“山大石头多”,他们又会把石头当作“绊脚石”,看不到石头可以成为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好材料。在“河多水多”的地方,他们又只见水害不见水利,看不见水害可以变为水利。总之,头脑里有了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就只能屈服于自然界的压力,做自然界的奴隶,而无所作为。 马克思主义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相反,总是坚持辩证地对待事物转化的条件。世界上本来没有田,田是劳动人民开擗出来的。没有田可以造田,田少可以变成田多,坏田可以变成好田,低产田可以变成高产田。在各种条件中,我们特别要看到人的因素,“事在人为”。革命人民在正确路线指引下,在实践中认识和掌握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就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社会主义的干劲和聪明才智,因势利导,变不利 ·72· ==========第77页========== 条件为有利条件,这样不仅能够改造客观世界,而且还能够加速改造的过程。 十多年来,在毛主席的“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下,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学习运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群众运动蓬勃发展,先进单位不断涌现。大批先进的队,杜、县所以能把大寨的先进经验学到手,变为自已的经验,就在于他们象大寨那样,始终抓紧阶级斗争这个纲,大批修正主义,大批资本主义,大千社会主义。池们象大寨那样,始终把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农民放在首位,努力清除剥削阶级的思想影响,破除小生产的传统观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断地同修正主义、资本主义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深入开展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方面的革命,注意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实行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这也就是他们转化为大寨式先进单位的根本条件。有些单位学大寨没有上路,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因为没有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没有认真学习大寨的根本经验。他们不懂得不是自然条件决定一切,而是路线正确与否决定一切,不懂得客观条件经过人们的努力是可以改变的。 要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就必须牢牢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的集体所有制,限制资产阶级法权,不断削弱产生资本主义的土壤,坚持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方面的革命,批判资产阶级,批判修正主义,实现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伟大的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群众运动,正是为实现这一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任务创造条件。 ·73· ==========第78页========== (二)矛盾诸方面的斗争性 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存,共 发展是对立 处于统一体中,又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 面的斗争 化,由旧的统一变为新的统一,这是什么 原因引起的呢?是由于矛盾双方的斗争所引起的。正是由于对立面的斗争,才引起统一物的分解,引起双方地位的变化,使事物发生质的变化。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不断进行的,它贯串于事物发展整个过程,而斗争的结果,必然导致一方克服另一方,决不是达到双方“调和”。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精辟地阐述了斗争性在事物运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说:“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地静上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两种状态的运动都是由事物内部包含的两个矛盾着的困素互相斗争所引起的。当着事物的运动在第一种状态的时候,它只有数置的变化,没有性质的变化,所以显出好似静止的面貌。当着事物的运动在第二种状态的时候,它已由第一种状态中的数量的变化达到了某一个最高点,引起了统一物的分解,发生了性质的变化,所以显出显著地变化的面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统一、团结、联合、调和、均势、相持、僵局、静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都是事物处在量变状态中所显现的面貌。而统一物的分解,团结、联合、调和、均势、相持、僵局、静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状态的破坏,变到相反的状态,便都是事物在质变状态中、在一种过程过渡到他种过程的变化中所显现的面貌。事 ·74e ==========第79页========== 物总是不断地由第一种状态转化为第二种状态,而矛盾的斗争则存在于两种状态中,并经过第二种状态而达到矛盾的解决。”只有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方能找到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① 联系前面谈的矛盾的普遍性,这里进一步告诉我们,正由于矛盾的斗争是普遍的、绝对的,才决定着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是绝对的。没有矛盾的斗争,就不成其为世界。在自然界吸引和排斥、阴电和阳电、化合和分解等等对立面的互相作用,都包含着斗争。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当着某一种错误的东西被人类普遍地抛弃,某一种真理被人类普遍地接受的时候,更加新的真理又在同新的错误意见作斗争。这种斗争永远不会完结。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内,阶级斗争不会完结,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无阶级存在的社会内,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反映这些矛盾的新与旧、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之间的斗争永远不会完结。正如毛主席指出的:“除了沙漠,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一万年以后还会是这样。”②“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矛盾只能通过斗争才能解决,任何事物都不例外。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修正主义者否认斗争哲学,搞折 ①<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12 页。 ②转引自1968年4月27日←人民日报*。 •75· ==========第80页========== 衷主义,在政治上必然表现为一条调和阶级矛盾、反对阶级斗争、主张复辟倒退的路线。坚持斗争哲学,就要“破”字当头。不同旧事物进行坚韧的斗争,新生事物就无法赢得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取得支配的地位。不粉碎复辟倒退的修正主义路线,就不能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胜利成果。恩格斯曾经说过:“无产阶级的发展,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在内部斗争中实现的”。①半个世纪中,我们党经历了十次重大的路线斗争。林彪反党集团的垮台,并不是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结束,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存在着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进行颠覆和侵略的威胁。反映这些矛盾的党内两条路线的斗争还会长期存在,还会出现十次、二十次、三十次,还会出现林彪一类人物,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在今后长期斗争中,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不论阶级敌人怎样变换花样,都能因势利导,去夺取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在矛盾的斗争性的问题中,包含着 对抗在矛盾 对抗是什么的问题。毛主席说:“对抗是 中的地位 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 的一切形式。” 在社会生活中,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如奴隶主和奴隶、地主和农民、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①$致奥·倍倍尔(1882年10月28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4页。 ◆76● ==========第81页========== 是在阶级利益根本对立基础上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这种矛盾只有通过刷烈的对抗和冲突,通过社会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但是这种互相对抗的阶级矛盾,例如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在其刚刚从封建社会里产生以及在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虽然从未停止过,但是这种斗争并未发展为外部的对抗,只是在阶级矛盾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时候,也就是说,只有当非打破旧事物的颜强反抗不能使新事物产生的时候,双方才采取外部对抗的形式,发展为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由此可见,矛盾斗争的形式取决于矛盾的性质及其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在自然界中也有同样的情况,地下岩浆和高温蒸气突然地激烈地冲破地壳,引起火山爆发。由于引火使炸药由固体变成气体,体积急剧膨胀,激烈地冲破弹壳,引起炸弹的爆炸。这些都是到了最后采取外部冲突形式去解决旧矛盾产生新事物的现象。毛主席指出:“认识这种情形,极为重要。它使我们懂得,在阶级社会中,革命和革命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舍此不能完成社会发展的飞跃,不能推翻反动的统治阶级,而使人民获得政权。共产党人必须揭露反动派所谓社会革命是不必要的和不可能的等等欺骗的宣传,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革命论”。 当然,在我们具体地研究各种矛盾斗争情况时,需要进行具体分析。矛盾和斗争是普遍的、绝对的,但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即矛盾斗争的形式,则是特殊的,相对的,因矛盾的性质不同而不同。有些矛盾,例如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有些矛盾,例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同时,根据事物的具体发展,有些矛 ·77、 ==========第82页========== 盾是由原来非对抗性的而发展成为对抗性的,也有些矛盾测由原来是对抗性的面发展成为非对抗性的。 党内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的矛盾,是阶级矛盾在党内的反映。这种矛盾,在开始的时候,或在个别的问题上,并不 一定马上表现为对抗性的。但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这种矛盾也就可能发展为对抗性的。我们党内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林彪一类的修正主义路线的矛盾,在开始时并没有马上表现为对抗的形式,当林彪一·类在政治上、思想上破产以后,仍然拒绝毛主席、党中央非常耐心的教育、等待和挽救,继续疯狂向党进攻,策划反革命武装政变,最后叛国投敌,这样,矛盾就发展为对抗的了。 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日益深入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对于那些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小最阶级敌人,必须充分发挥无产阶级专政的威力,狠狠地打击。而对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则要采取民主的说服的方法,通过多做思想工作,用“团结一批评一一团结”的公式去解决矛盾,自觉地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努力。 在实际斗争中,我们必须根据矛盾的不同性质及其所处的历史条件而采取不同的斗争形式。 忄三)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毛主席指出:“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 ①《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人民 出版社1970年版,第133页。 ·78· ==========第83页========== 的。离开了斗争性来谈同一性,就等于把对立的统一当成僵死的统一,没有矛盾的同一,把相对的统一绝对化;离开了同一性来谈斗争性,就等于把互相排斥的两个方面,当成互相隔绝、彼此孤立的没有矛盾的两个东西。因此无论是离开斗争性来谈同一性,或者离开同一性来谈斗争性,都是错误的,必然会导致抹煞矛盾,陷入形而上学。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同-一性则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也就是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所说的:“在同一性中存在着斗争性,在特殊性中存在着普遍性,在个性中存在着共性。” 客观世界中,矛盾双方的互相依存和互相转化,都是有条件的。没有-定的条件,就不能成为矛盾,不能共居,也不能互相转化。所以说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例如,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共处一个统一体中,但资本主义社会不是永存的,它必然为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今天的中国已经实现了这种转变。同样,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向更高级的社会一一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矛盾的斗争性是条件的、绝对的,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说矛盾的斗争无所不在,它存在于一切过程的始终,并且促使事物由旧过程到新过程的转化。也就是说,无论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还是处于显著变动状态,无论是在矛盾双方处于统一体中的时候,还是统一体破裂、分解的时候,都存在着矛盾的斗争。只有通过斗争,矛盾才获得解决。只要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就存在着斗争,无论在它们共同反对封建主义时期,还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或者是 ==========第84页========== 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都存在着矛盾的斗争。 毛主席教导我们:“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对待任何矛盾,既要看到统一的一面,又要看到斗争的一面,并且善于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促进事物的发展。 我们必须具备马克思主义的两分法的辩证思想。事物(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党务等等)总是作为过程而向前发展的,而任何一个过程,都是由矛盾着的两个侧面互相联系又互相斗争而得到发展的。这应当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通常识。但是,我们有些同志却很少用这种观点去思索去工作,头脑中长期存在形而上学而不能解脱。他们只见成绩不见缺点,或只见缺点不见成绩,只讲团结不讲斗争,或只讲斗争不讲团结多只愿听好话,不愿听批评,自己不愿自我批评,更柏别人批评;等等。总之,他们不是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或者肯定一切,或者否定一切。他们否认事物的对立统一、对立斗争,否认矛盾着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这样一个真理。 我们党采取的又联合又斗争的统一战线政策,就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政治上的运用。在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敌人,壮大了自已的力量,成为我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之 一。在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爱国民主党派、爱国人士、爱国侨胞和港澳同胞的革命统一战线,为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祖国而共同奋斗。在统一·战线中,类似过去同资产阶级讲联合,忘掉了必不可 ·80· ==========第85页========== 少的斗争,或若同资产阶级决裂了,又忘掉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联合的倾向,仍然可能出现。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地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当错误倾向出现的时候,尽可能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毛主席教导我们:“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一改造自已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①在今天我国正处于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要实现历史赋予我们的伟大任务,就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觉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事物,树立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思想,把反修防修的斗争进行到底。 ①《实践论》,《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人民出版社1970乐版,第29- 30页。 ·81· ==========第86页==========